最美人间四“阅”天,最是书香能致远。2025年4月23日,庆祝第30个世界读书日。在这个温暖而又有诗情画意的日子,重温阅读,重说读书,重新拿起一本书静静地阅读,有着寻常而又不寻常的意义。
在岁月的长河中,阅读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,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沃土。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阅读优秀传统,这一传统源远流长,历经数千年而不衰。古往今来,无论庙堂高庭,还是乡村山野,无论名门望族,还是市井人家,都洋溢着浓郁的读书风气。目不窥园、凿壁偷光、囊萤映雪、划粥断齑,这些成语的背后,是中华民族对书的热爱、对知识与学问的敬重。如今,在江苏大地,江苏大学生读书文化节、江苏高校凤凰读书节、江苏农民读书节、扬州朱自清读书节、泰州“胡瑗读书月”、南通韬奋阅读季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精彩纷呈,阅读讲座、作家见面、新书发布、阅读分享、经典诵读、图书展销等各类活动熠熠生辉,城乡图书馆、书店、书房、书屋、书吧阅读的人群纷至沓来,呈现出浓郁的书香氛围。
读书喜人景象到处呈现,但也要看到,静下心来阅读的人也在不断走低,实体书店经营日益艰难,读经典、读名著、读好书、读新书的心气神不断衰微,短视频等快餐文化在不断影响着人们。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,算法的精准投喂,让信息变得越来越单一,我们很容易陷入“信息茧房”。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,如何加快适应时代、适应人们阅读需求,亟需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。比如,城市书房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、农家书屋、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加快融合创新,营造温馨的阅读空间;实体书店转型升级,发展“书店+”模式,打造更多的“咖啡+阅读”“新书作者+导读”等形式,推动实体书店向新型文化空间转型;公共图书馆积极推广“线上点单、线下配送”网借图书模式,组织更多内涵覆盖面广的主题读书会、朗诵会、分享会,引领不同兴趣的人们品味书香,“阅”见美好;城市加强数字资源平台建设,提供优质数字阅读资源,加强适宜、优质、多样、健康的阅读资源建设,将阵地平台更好地融入城市功能和群众生活,为“全民阅读”提供硬支撑。这样的阅读举措、方法、创新样式,其目的就是要唤起全社会对阅读的重新关注,“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,形成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的浓厚氛围”。
读书是最好的精神美容,是门槛最低的高贵。早在1972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“走向阅读社会”的号召,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,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。1995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“世界读书日”,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、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?;?。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。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,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;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。今年3月6日,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、民进、教育界委员时指出,“数字化时代,社会节奏快,静下心来、耐着性子坐着读本书不容易?!薄笆衷亩烈痛吃亩两岷掀鹄矗刈∥颐堑哪诤撕退匮?。”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,我们更应珍视阅读的力量,以书为伴,以阅读为魂,在书海中遨游,品味阅读的乐趣;在文化中浸润,感受书香的魅力。
今天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。让我们共享开卷之美、阅读之乐,营造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、多读书、终身读书的阅读风尚,在阅读中享受读书的快乐,追求知识的真谛,让阅读点亮精彩的人生,让书香在江苏大地洋溢芬芳。(丁新伯/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