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高啊,我家阳台又落满鸽子粪了?!鼻疤煸绯?点,高邮市高邮镇大淖社区“老高调解室”的门铃就响了起来。76岁的高庆安披上红马甲,拎着记录本就往纠纷现场赶。
在大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,“老高调解室”的铜牌被擦得锃亮。墙上的工作日志显示,这个由22名群众工作经验丰富、擅长沟通协调的党员志愿者组成的调解团队,去年成功化解了23起矛盾纠纷。这起“鸽子纠纷”,老高只用了一上午就找到了解决方案。
“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,说开了就好?!崩险挪缓靡馑嫉啬幼磐贰?/p>
这样的温情场景,是大淖社区“社志联动”机制的生动写照。作为拆迁安置社区,这里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50%。大淖社区党委书记冯春娟翻开工作台账:“近年来,我们通过‘智慧养老+志愿服务’双轮驱动,让2000多名志愿者成为社区治理的生力军?!?/p>
当日上午10点,社区智慧养老平台突然响起警报——独居老人王奶奶家的烟感报警器触发了。党员志愿者不到3分钟就赶到现场,发现只是厨房油烟过大。“多亏这个小玩意儿,孩子们在外地工作也安心?!蓖跄棠讨缸徘缴系难谈斜ň魉?。
目前,大淖社区已为百余户老人安装了智能手环、水浸报警等“五件套”防护设备。
午饭时分,“邻里餐厅”飘出阵阵饭香。83岁的刘爷爷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了一份红烧狮子头套餐?!拔也渭由缜猜咴芰?0分,够吃一周午饭了?!绷跻ψ潘怠?/p>
餐厅墙上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订餐数据:今日堂食42份,送餐上门68份。送餐员小吴的电瓶车上,保温箱里整齐码放着标注房号的餐盒:“李奶奶要少油,张爷爷不要辣,都得记清楚?!?/p>
傍晚,社区广场渐渐热闹起来。舞蹈队排练的伴奏声中,几位戴着智能手环的老人在志愿者陪同下散步。健身器材区,刚结束调解工作的老高正手把手教新来的志愿者记录工作日志。社区宣传栏里,“时间银行”积分榜上的数字每天都在更新,见证着这个温暖社区的点点滴滴。
“我们要让志愿服务像蒲公英一样,在社区每个角落生根开花?!狈氪壕晖殴愠∩掀淅秩谌诘木跋笏?。据悉,大淖社区正在筹建“银龄志愿者”团队,让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,形成互助养老的良性循环。(扬州日报 记者 张旭)